中 国 B O P E T 网
中国塑协BOPET专委会主办
国办“限塑令”加速我国塑料包装行业“洗牌”
发布日期:2008-01-21 阅读次数:530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 ”的主要来源,今后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规定自今年 6月1 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个俗称 “ 限塑令 ”的决定刚一传播,就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地赞同。为此记者采访了环境化学专家董金狮。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要求从6 月1日 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禁止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根据国外经验,推行有偿使用制度将使塑料购物袋的总体使用量减少2/3左右。环境化学专家董金狮认为,随着经济增速加快,资源紧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建设生态文明就需要转变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因为“发展 ”不单纯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社会的和人类的。我们不仅要在发展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讲求生态效益 。“限塑令 ” 考验人们的生态文明、心态文明,更考验人们的消费习惯。人们并非不知道 “白色污染 ”的危害,但是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却绝非易事。如今塑料购物袋已衍生成如此庞大的家族,在人类的生活中已无处不在,要改变依赖塑料袋的习惯,我们需要打一场攻坚战,此次 “限塑令”的颁布实施,将使国内一半左右的生产企业受到直接影响;同时随着环保门槛的不断提高,整个塑料包装行业将加速洗牌 。
“限塑令 ” 冲击塑料包装行业
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估算,近年来,全国每天使用的塑料购物袋达到 10 亿个,其它各种塑料袋的用量则在20 亿个以上。 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塑料包装企业有 1500多家,各种塑料袋生产企业有60,000多家。但塑料袋的生产工艺、技术比较简单,只要把塑料粒子吹塑成塑料薄膜,然后由制袋机裁割成相应规格即可。从投资额看,制粒机、吹塑机、制袋机等设备的总体投入仅为 10多万元。因此,专门生产塑料袋的大型企业并不多见,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有的甚至没有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明确规定,厚度小于 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将被禁止生产和使用,这部分生产企业的产品将被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销路直接受阻。”董金狮预测,这项禁令正式实施后,估计有一半左右的生产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将面临转产或关闭。据了解,为了与“ 限塑令”相配套,国家质检总局正在抓紧进行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预计 1个月后有望出台。
董金狮认为,除了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标准的修订出台,及时按照新标准调整组织生产之外, “限塑令” 实施后带来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整体下降,将对整个塑料包装行业产生更加广泛、深远的影响。根据国办的通知,从6月 1日 起,国内所有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都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尽管通知暂时没有明确,如果零售企业继续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但加大监管力度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深圳已尝试通过修订地方环保条例,对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家处以 5000 元以上、 5万元以下的罚款。董金狮认为,下一步,国家相关部门将会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完善监管部门的执法依据和处罚标准,加强 “限塑令 ”在实际操作中的约束力。如果这些措施真正落实,将会从源头上大大减少塑料购物袋的需求量。以爱尔兰为例,通过对每个塑料袋征收税款,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 90%左右 。
塑料包装行业环保、安全门槛不断提高
事实上,在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塑料包装行业所面临的环保、安全门槛正在不断提高。今年 1 月 1日起,一次性塑料餐盒、托盘等食品用塑料制品市场准入制度正式实行,相关产品必须加贴质量安全( QS)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无证生产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行动进行查处。
目前,我国塑料包装行业的很多小企业设备简陋,原材料进厂不验收,产品出厂不检验。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获取利润,违规使用 “ 回料 ”进行二次加工,生产食品用包装容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塑料检测站曾发现,市面上出售的低价超薄型塑料袋,原料大多是工业废料、塑料垃圾回收料,甚至是医用输液管等废弃物品合成的。
据分析,针对塑料包装行业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将通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提高环保门槛等一系列措施,鼓励支持一批大中型企业,引导一批小型企业,打击一批不法企业,淘汰一些技术落后的企业,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水平。
董金狮表示,质量安全及环保新政策的实行,将使塑料包装行业的 “洗牌 ”速度不断加快。“ 例如,国家对食品包装用塑料制品实施强制生产许可后,首批获得通过的大中型企业约占1/3,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后通过的中小企业约占1/3,其余小型企业及个体企业则面临转产或关闭。 ”
包装企业应如何应对环保新政策
尽管政策压力不断增加,但研究人士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塑料行业长远发展前景依旧看好。据海通证券研究员刘金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发达国家商品粮小包装的比重很高,达到 80%左右。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如果粮食小包装的比例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大幅增加各种塑料包装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此外,食品、饮料、药品、洗涤用品、化妆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也会使复合膜、包装膜、周转箱等塑料包装制品的需求量快速增加。
董金狮指出,针对国家不断出台的环保、安全政策,塑料包装生产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其实施情况,同时转变观念,不要坐等观望,而要顺应政策走势调整企业未来的发展思路。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不断开发具有增长潜力的新领域、新产品。据了解,一些塑料包装生产企业已经酝酿拓展海外市场,应对国内市场可能出现的需求量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兴起了遏制滥用塑料袋的风潮,海外市场同样会存在环保门槛。其次,推动企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实现高效、低耗、无污染。此外,企业应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品,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同时做好塑料包装材料和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根据“限塑令”,国家财政、税务部门将 研究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支持和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
“ 限塑令”真正落实,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
“超市购物袋有偿使用,会不会增加消费者负担,以至造成购物不方便呢?“ 不少消费者疑问。对此,上海联华超市负责人表示,对购买鲜鱼、鲜肉等生鲜商品的顾客,超市仍然会提供免费的保鲜膜包装服务。 “我们非常欢迎顾客自带购物袋!”家乐福上海地区公共关系经理李经说。“消费者日后可自带篮子、布袋子逛超市,我们作为商业部门会继续提供环保购物袋。 ”
董金狮表示,根据国外经验,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后,可以让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减少2/3左右。但“限塑令” 真正落实,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首先是标准问题。究竟什么样的塑料购物袋是合格的?其中有哪些具体标准和要求?当然,这不单单是一个厚度问题,还有其它物理指标、理化指标、印刷油墨等问题。”董金狮告诉记者。
董金狮指出,推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 “环保”。因此,商业企业不能只是简单地给塑料购物袋 “明码标价”,而应当仔细研究:怎样给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替代选择,引导消费者逐渐改变不环保的消费习惯。“ 消费者应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污染的制造者。”“对消费者来说,简单易行的环保举动不妨尝试,譬如多拎菜篮子,多用布袋子,选择可降解的塑料袋。 ”“即便普通的塑料购物袋,最好集中在一起,当面交给废品回收人员,而不要混入日常垃圾,随意丢弃。”据悉,国家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进行塑料购物袋标准的制定工作。
作者:王越炜
相关文章:
各类软包装材料的开发应用
塑料绿色包装行业的9种发展趋势
国家将重点扶持全生物分解塑料技术
帝人株式会社薄膜产品不断创新
阻隔性塑料包装薄膜技术的发展
聚酯隔热玻璃贴膜迅速发展
新型塑包产品促使塑料行业更好发展
美国公司研制出新型聚酯薄膜
2007年塑料行业十大热点
热收缩包装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全球聚酯薄膜主要生产商分布
引人注目的新型聚酯包装
我国软包装行业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
聚酯薄膜新用途
2007年软塑包装行业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