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B O P E T 网
中国塑协BOPET专委会主办
2016功能薄膜行业发生的大事件精选
发布日期:2016-12-16 阅读次数:649NO.1 黑科技,新型纳米级薄膜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材料,这是一种由氧化铝原子通过特殊的技术加工合成出的新型纳米材料,厚度仅为25~100纳米,具有超薄、重量轻、坚固耐用等特性。这种材料将被用来开发许多最新的高科技产物,比如已经在构想当中的机器昆虫。当然,它的作用还不只于此,科研人员将能够开发出各种新的用途。
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型纳米材料
NO.2 Solar Frontier公司打破太阳能薄膜光电吸收率记录
位于东京的日本铜铟硒(CIS)薄膜光伏(PV)太阳能模块最大制造商Solar Frontier公司宣布,与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合作研究,开发出标准尺寸的0.5cm²薄膜太阳能电池,该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创造22.3%的新记录,并得到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验证。这比德国斯图加特ZSW团队2014年9月使用铜铟镓硒(CIGS)0.5cm²电池创造的21.7%纪录提高了0.6%。
光电转化率达到22.3%的CIS电池板
NO.3 提高薄膜质量的“光电子烧结”
研究人员所采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在薄膜表面利用纳米颗粒烧结可以把纳米颗粒导入薄膜内部以制造功能薄膜,但往的烧结需要比较高的温度,这既影响薄膜质量又影响生产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采用氙(Xe)灯作为光电子发射源,利用光电子烧结纳米粉颗粒。这项技术可以使烧结温度大大降低,由此将会使诸如太阳能元器件、柔性电极等的性能及生产效率有所提高。
NO.4 透氧膜氧渗透通量衰减有望被抑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和朱雪峰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低温稳定混合导体透氧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团队对BSCF透氧膜在操作条件下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发现透氧膜氧渗透通量衰减的主要原因是透氧膜晶界处发生相变造成的;为此提出了将纳米粒子引入透氧膜材料的晶界处以阻止相变的发生,从而抑制氧渗透通量的衰减。
利用纳米粒子修饰的BSCF透氧膜在550~650℃下,氧渗透通量是其它膜材料通量的10~1000倍;更为重要的是在600℃下运行500h,氧渗透通量未见明显衰减。这种将纳米粒子引入材料晶界处抑制相变的新方法可拓展到其它由晶界诱发的异相成核相变体系。
NO.5 可测定人体血流量的薄膜设备
目前的血流测试方法只能在诊所中进行,这种方式设备复杂、测试耗时,且不能测定人体的血流流量。
针对这一问题,来自中国和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近日联合发布了一项科研成果——一种可测定人体血流量的薄膜设备。这种设备由Cr、Cu合金以及一层硅片制成,他能够通过测量人体中细微的温度变化来评估人体的血流量。该设备的优点是简单方便并且对人体无损伤。
NO.6 太阳能领域的新挑战者—钙钛矿薄膜
钙钛矿薄膜因性能优异一直被认为是未来太阳能产业的潜在竞争者,但是因为在实验室外的测试性能不佳,其发展受到限制。今年一批由国际科研团队制备的钙钛矿薄膜电池通过了国际认证机构的检测,这意味着钙钛矿薄膜电池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正式成为薄膜太阳能领域的挑战者。
NO.7 欧盟功能金属氧化物薄膜材料应用于新一代电子装置
由欧盟8个成员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希腊和斯洛文尼亚的微纳米电子工业界联合科技界组成欧盟微纳米电子技术平台(ORAMA ETP),制定出战略科研议程(SRA)和技术开发路线图。建立起可全面分析模拟功能金属氧化物的二元、三元和四元结构数字模型,可有效分析材料的物理化学、电磁传导、掺杂机制、薄膜形态和光电特性等,预测薄膜材料的特定功能。采用先进的细胞粒子等离子技术(Particle-in-Cell plasma technique),在低温情况下通过柔性衬底模板沉积法(Patterned Deposition),实现功能金属化合物薄膜材料的低成本生产。
截至目前,技术平台已成功开发出材料的一系列创新型产品应用。例如,替代传统开关、旋钮或按钮的触摸屏产品;检测低浓度气体或化合物的传感器;电致变色或光致变色玻璃产品等。
NO.8 浙江省最大功能性膜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开工
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功能性膜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在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场口新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由杭州华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大华塑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3亿元,占地80.6亩,总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从法国、日本进口4条功能性膜定制生产线。
该项目计划于2017年底竣工,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2亿元,主要研发生产应用于四大类新兴产业领域的功能性膜材料:
1、以PEN膜为代表的、应用于航天、动车、微电机等方面的特种绝缘材料。
2、以LCD膜为代表的、应用在移动终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液晶显示方面的光电新材料。
3、以太阳能背板衬膜为代表的、应用在太阳能光伏、节能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类新材料。
4、应用于薄膜开关、柔性印刷电路板等方面的计算机应用新材料。
NO.9 科研人员发明高导电薄膜材料可用于智能设备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和高丽大学的科学家们合作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可弯曲、可伸缩的纳米材料,该材料可应用于穿戴电子产品中以及制造其它智能型材料。据称,这种薄膜型纳米材料是由错综复杂的转向纳米纤维丝网构成,丝网采用电镀技术并依附于固体基质上。除了可弯曲和可伸展性,它还具有透明和高导电性的优点。
NO.10 2017年我国塑料薄膜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由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塑料薄膜产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2017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量将达到1957.86万吨。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薄膜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容量扩张,预计2017年我国塑料薄膜市场规模将达到5423.31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NO.11新型薄膜涂层使隐形眼镜变屏幕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迅速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具有生物兼容性的基质和涂层新材料。由南澳大利亚大学未来工业研究所(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s Future Industries Institute)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聚合物薄膜涂层,能在隐形眼镜上导电,为造出微型电路带来了可能。
研究人员指出,制造这种导电的涂层式水凝胶,对于未来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很有意义。这种薄膜涂层还能用在其他方面,包括全塑料汽车镜子、电致变色窗户、智能窗户等。这些窗户轻轻一按开关就会变暗,再一按又会恢复透明,能控制进出的光量。
NO.12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有望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团队在《自然·材料学》杂志网络版发表报告说,他们将近年来新研发的有机微孔高分子材料合成方法与传统成熟的界面聚合成膜工艺结合,成功制备出富含分子尺度孔道的超薄高分子膜。报告作者之一、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员宋启磊博士说,这项研究为膜材料的设计和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这一成果,未来有望设计开发出多种新型有机多孔高分子材料和超薄膜材料,这类材料在气体存储、分离、催化和储能等领域的应用都极具潜力。
NO.13高强碳纳米管薄膜材料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王健农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碳纳米管(CNT)薄膜的连续制备和性能优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所制备的薄膜不仅具有良好的取向性和致密性,还有超高的抗拉强度(高达9.6 GPa)。其相关成果以“High-Strength CarbonNanotube Film from Improving Alignment and Densification”为题发表在纳米领域国际著名期刊Nano letters上。
NO.14脊柱植入手术新进展:生物活性膜可改善骨骼植入效果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剑桥大学和圣安东尼奥大学的研究员发明了一种用生物活性膜涂膜聚合物植入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明显增强动物模型中的植入物与周围骨骼间的结合,并极大的增加脊柱手术植入成功的几率。
研究中所使用的聚合物是聚醚醚酮(PEEK),它具备类似于骨骼的机械性能,因此,可应用于脊柱手术。但PEEK却不能很好地与骨骼结合在一起。为此,研究员们以前多用羟基磷灰石(HA)涂膜在PEEK上,HA是一种与骨骼结合良好的磷酸盐。过去,HA涂膜并未在动物模型中测试过。而现在,在动物模型的HA-涂膜植入物的测试非常成功。
NO.15 通利科技韩国上市江阴板块扩容至40家
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韩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江阴第40家、境外第15家上市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生产精密涂布功能性新材料和高分子薄膜材料的企业,通利科技引进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地先进生产设备,同时整合了国内外精干的研发团队,运用国际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开发生产各种功能性新材料。
NO.16 功能薄膜材料在航天上的应用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气相沉积润滑薄膜课题组研制的新型物理气相沉积固体润滑薄膜材料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动机关键运转部件提供了可靠润滑,保障了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相关运动机构的稳定运行。
NO.17 《微、纳米功能薄膜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国家标准制订》项目通过验收
由上海计量测试承担的科研项目《微、纳米功能薄膜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国家标准制订》通过验收。该标准的制订为功能薄膜的测量提供可参照的标准方法,为相关薄膜测量仪器的研制及薄膜测量结果一致性提供技术支持。
NO.1 黑科技,新型纳米级薄膜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材料,这是一种由氧化铝原子通过特殊的技术加工合成出的新型纳米材料,厚度仅为25~100纳米,具有超薄、重量轻、坚固耐用等特性。这种材料将被用来开发许多最新的高科技产物,比如已经在构想当中的机器昆虫。当然,它的作用还不只于此,科研人员将能够开发出各种新的用途。
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型纳米材料
NO.2 Solar Frontier公司打破太阳能薄膜光电吸收率记录
位于东京的日本铜铟硒(CIS)薄膜光伏(PV)太阳能模块最大制造商Solar Frontier公司宣布,与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合作研究,开发出标准尺寸的0.5cm²薄膜太阳能电池,该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创造22.3%的新记录,并得到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验证。这比德国斯图加特ZSW团队2014年9月使用铜铟镓硒(CIGS)0.5cm²电池创造的21.7%纪录提高了0.6%。
光电转化率达到22.3%的CIS电池板
NO.3 提高薄膜质量的“光电子烧结”
研究人员所采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在薄膜表面利用纳米颗粒烧结可以把纳米颗粒导入薄膜内部以制造功能薄膜,但往的烧结需要比较高的温度,这既影响薄膜质量又影响生产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采用氙(Xe)灯作为光电子发射源,利用光电子烧结纳米粉颗粒。这项技术可以使烧结温度大大降低,由此将会使诸如太阳能元器件、柔性电极等的性能及生产效率有所提高。
NO.4 透氧膜氧渗透通量衰减有望被抑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和朱雪峰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低温稳定混合导体透氧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团队对BSCF透氧膜在操作条件下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发现透氧膜氧渗透通量衰减的主要原因是透氧膜晶界处发生相变造成的;为此提出了将纳米粒子引入透氧膜材料的晶界处以阻止相变的发生,从而抑制氧渗透通量的衰减。
利用纳米粒子修饰的BSCF透氧膜在550~650℃下,氧渗透通量是其它膜材料通量的10~1000倍;更为重要的是在600℃下运行500h,氧渗透通量未见明显衰减。这种将纳米粒子引入材料晶界处抑制相变的新方法可拓展到其它由晶界诱发的异相成核相变体系。
NO.5 可测定人体血流量的薄膜设备
目前的血流测试方法只能在诊所中进行,这种方式设备复杂、测试耗时,且不能测定人体的血流流量。
针对这一问题,来自中国和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近日联合发布了一项科研成果——一种可测定人体血流量的薄膜设备。这种设备由Cr、Cu合金以及一层硅片制成,他能够通过测量人体中细微的温度变化来评估人体的血流量。该设备的优点是简单方便并且对人体无损伤。
NO.6 太阳能领域的新挑战者—钙钛矿薄膜
钙钛矿薄膜因性能优异一直被认为是未来太阳能产业的潜在竞争者,但是因为在实验室外的测试性能不佳,其发展受到限制。今年一批由国际科研团队制备的钙钛矿薄膜电池通过了国际认证机构的检测,这意味着钙钛矿薄膜电池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正式成为薄膜太阳能领域的挑战者。
NO.7 欧盟功能金属氧化物薄膜材料应用于新一代电子装置
由欧盟8个成员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希腊和斯洛文尼亚的微纳米电子工业界联合科技界组成欧盟微纳米电子技术平台(ORAMA ETP),制定出战略科研议程(SRA)和技术开发路线图。建立起可全面分析模拟功能金属氧化物的二元、三元和四元结构数字模型,可有效分析材料的物理化学、电磁传导、掺杂机制、薄膜形态和光电特性等,预测薄膜材料的特定功能。采用先进的细胞粒子等离子技术(Particle-in-Cell plasma technique),在低温情况下通过柔性衬底模板沉积法(Patterned Deposition),实现功能金属化合物薄膜材料的低成本生产。
截至目前,技术平台已成功开发出材料的一系列创新型产品应用。例如,替代传统开关、旋钮或按钮的触摸屏产品;检测低浓度气体或化合物的传感器;电致变色或光致变色玻璃产品等。
NO.8 浙江省最大功能性膜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开工
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功能性膜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在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场口新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由杭州华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大华塑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3亿元,占地80.6亩,总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从法国、日本进口4条功能性膜定制生产线。
该项目计划于2017年底竣工,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2亿元,主要研发生产应用于四大类新兴产业领域的功能性膜材料:
1、以PEN膜为代表的、应用于航天、动车、微电机等方面的特种绝缘材料。
2、以LCD膜为代表的、应用在移动终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液晶显示方面的光电新材料。
3、以太阳能背板衬膜为代表的、应用在太阳能光伏、节能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类新材料。
4、应用于薄膜开关、柔性印刷电路板等方面的计算机应用新材料。
NO.9 科研人员发明高导电薄膜材料可用于智能设备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和高丽大学的科学家们合作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可弯曲、可伸缩的纳米材料,该材料可应用于穿戴电子产品中以及制造其它智能型材料。据称,这种薄膜型纳米材料是由错综复杂的转向纳米纤维丝网构成,丝网采用电镀技术并依附于固体基质上。除了可弯曲和可伸展性,它还具有透明和高导电性的优点。
NO.10 2017年我国塑料薄膜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由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塑料薄膜产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2017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量将达到1957.86万吨。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薄膜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容量扩张,预计2017年我国塑料薄膜市场规模将达到5423.31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NO.11新型薄膜涂层使隐形眼镜变屏幕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迅速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具有生物兼容性的基质和涂层新材料。由南澳大利亚大学未来工业研究所(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s Future Industries Institute)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聚合物薄膜涂层,能在隐形眼镜上导电,为造出微型电路带来了可能。
研究人员指出,制造这种导电的涂层式水凝胶,对于未来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很有意义。这种薄膜涂层还能用在其他方面,包括全塑料汽车镜子、电致变色窗户、智能窗户等。这些窗户轻轻一按开关就会变暗,再一按又会恢复透明,能控制进出的光量。
NO.12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有望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团队在《自然·材料学》杂志网络版发表报告说,他们将近年来新研发的有机微孔高分子材料合成方法与传统成熟的界面聚合成膜工艺结合,成功制备出富含分子尺度孔道的超薄高分子膜。报告作者之一、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员宋启磊博士说,这项研究为膜材料的设计和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这一成果,未来有望设计开发出多种新型有机多孔高分子材料和超薄膜材料,这类材料在气体存储、分离、催化和储能等领域的应用都极具潜力。
NO.13高强碳纳米管薄膜材料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王健农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碳纳米管(CNT)薄膜的连续制备和性能优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所制备的薄膜不仅具有良好的取向性和致密性,还有超高的抗拉强度(高达9.6 GPa)。其相关成果以“High-Strength CarbonNanotube Film from Improving Alignment and Densification”为题发表在纳米领域国际著名期刊Nano letters上。
NO.14脊柱植入手术新进展:生物活性膜可改善骨骼植入效果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剑桥大学和圣安东尼奥大学的研究员发明了一种用生物活性膜涂膜聚合物植入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明显增强动物模型中的植入物与周围骨骼间的结合,并极大的增加脊柱手术植入成功的几率。
研究中所使用的聚合物是聚醚醚酮(PEEK),它具备类似于骨骼的机械性能,因此,可应用于脊柱手术。但PEEK却不能很好地与骨骼结合在一起。为此,研究员们以前多用羟基磷灰石(HA)涂膜在PEEK上,HA是一种与骨骼结合良好的磷酸盐。过去,HA涂膜并未在动物模型中测试过。而现在,在动物模型的HA-涂膜植入物的测试非常成功。
NO.15 通利科技韩国上市江阴板块扩容至40家
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韩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江阴第40家、境外第15家上市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生产精密涂布功能性新材料和高分子薄膜材料的企业,通利科技引进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地先进生产设备,同时整合了国内外精干的研发团队,运用国际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开发生产各种功能性新材料。
NO.16 功能薄膜材料在航天上的应用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气相沉积润滑薄膜课题组研制的新型物理气相沉积固体润滑薄膜材料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动机关键运转部件提供了可靠润滑,保障了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相关运动机构的稳定运行。
NO.17 《微、纳米功能薄膜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国家标准制订》项目通过验收
由上海计量测试承担的科研项目《微、纳米功能薄膜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国家标准制订》通过验收。该标准的制订为功能薄膜的测量提供可参照的标准方法,为相关薄膜测量仪器的研制及薄膜测量结果一致性提供技术支持。
来源:新材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