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B O P E T 网
中国塑协BOPET专委会主办
我国包装用BOPP市场走势
发布日期:2008-03-27 阅读次数:488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的增长带动了BOPP包装薄膜有迅速发展,纵观近10多年来的发展情况可以概括为:跳跃式、波段型高速发展,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5%
BOPP行业发展概况
自1958年意大利人首创BOPP薄膜生产技术以来,世界各国竞相开发BOPP薄膜。1959年欧美进行工业化生产,1962年日本开始生产。BOPP一方面由于质轻、无毒、无臭,透明度、阻隔性、印刷性能好;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工艺简单、污染小、价格适宜,其应用领域也不断地得以拓宽。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将BOPP用于包装,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轻工、服装、香烟等包装领域。到2006年底,包装用BOPP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37条生产线,装置生产能力达200万吨,实际生产能力也高达190多万吨,近350亿元生产总值的行业,总产量占全球产量的四成,已超过欧美,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国,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BOPP包装材料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 呈现以量为主的跳跃式、波段型高速发展,这一趋势近阶段不会改变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的增长带动了BOPP包装薄膜的迅速发展,纵观近10多年来的发展情况可以概括为:跳跃式、波段型高速发展,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5%。新增生产设备主要来自于德国布鲁克纳、日本三菱重工、法国DMT公司,其基本配置与产品定位几乎完全一样,其特征为:高速、宽幅,产品以普通BOPP印刷、胶带、消光膜为主,都是以量的扩张为主。这种发展表现为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这种发展在2004年、2005年给行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行业内各企业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1为近10年来,包装用BOPP产销量发展变化的统计图。
从我国BOPP的发展历史上看,经历了几个波段发展阶段,表一中也可以看出有两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一个是1996年到1999年;另一个是2002年到2005年。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随着新上生产线的投产,国内BOPP产能急剧增加,2004年我国BOPP的年产量达到了130万吨,比2003年的80万吨猛升62.5%,而2005年达到了166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7.7%,短时间内产能急剧扩张,BOPP包装膜供需市场一度出现严重失衡,引发危机。同时,各生产企业也是艰难度日,市场进入调整与消化阶段,这个消化过程实际上从2004年初就开始了,直到2006年末才算基本结束,2007年整个行业才真正走出了低谷,迎来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2.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初步形成,中等企业规模化速度将加快
在2002年前,国内包装用BOPP规模型生产企业只有佛塑一家,其它的基本上是一条线一个企业,不仅产量小而且规模小,也很分散。在经历高速发展以后,BOPP行业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加快,根据行业协会的统计数字分析,江苏中达、佛山、宏铭、浙江大东南、江苏恒创、合肥金菱里克、宁波亚塑科技、浙江伊美、绍兴富陵、广东揭阳运通等前10家集团企业,产量占总量的50%以上。这充分表明BOPP的规模化、集团化的市场机制已初步形成。
今年上半年,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平稳上涨势头,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全行业各BOPP生产企业产销两旺,各生产企业特别是规模化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随着新一轮扩能高潮的到来,如:福建时代、南亚、德冠等企业的规模化速度将加快。
3. 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年来,新增生产线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按产能分布来看布局不尽合理,全国还有九个省份处于空白,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省份将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表2为2006年末我国包装用BOPP产能分布表。
另外,近年新增的生产线均以普通包装膜为主要产品,产品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特别是今年以来,BOPP珠光膜、消光膜、PP合成纸及其它功能性特种包装膜等品种难以得到满足,供不应求。
4. 企业人才、技术贮备不足,企业缺乏长期发展的技术支撑
新加盟的企业是在行业大发展的时期,有的是跟着一哄而上。许多从未接触过BOPP的企业、个体企业受到利益的驱使,不顾一切挤进这一行业,这些企业一开始就缺乏必要的技术与人才的支撑,更缺乏必要的技术积累,由于行业发展的速度过快与先天不足,这一问题将长期困绕行业内各企业,也必将影响全行业新品开发与产品质量的提升。
5.行业内部企业间合作分工少,各自为政,竞争激烈,手法低劣
尽管行业中前10家企业占行业总量50%以上,给行业内部建立新的游戏规则与理性化经营带来契机,但目前规模型企业的行业骨干作用没能正常发挥,行业的约束机制与新秩序还没有形成,行业协会的建设与新秩序的建立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因而,很多企业在生产中仍以低档次、大产量、拼原料、拼消耗的方式进行;在经营中还是以最原始的杀价竞争手法,严重影响行业的良性发展。
6.行业复苏的大背景下,新一轮的扩张又悄然而起
在经历了行业最艰难的两年之后,市场消化了前期大量的过剩产能,步入复苏,产品的价差也开始拉大(见表3:2007年各月份主要产品行业平均价差),业内部分企业又开始规划扩能,目前有实质性进展的企业有:德冠、丰兴盛、冠华、华业、时代、利昌、奔多、新风、金田、天普、华滨、可人、群力、庆昕、海伟、红塔等共20条生产线,已完成引进线签约的有12条,给刚刚稳定的市场增加了更多的变数与不确定性,BOPP的装置生产能力在2009年将有25%左右的增幅,产能届时可达250万吨以上。新的BOPP低潮与更加激烈的竞争又将来临。
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1.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内需的快速增加,必然会带动BOPP行业的发展。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行业的产能年最高增幅达到了60%,这在世界各国BOPP发展史上是没有的,高增长后经过了短短2年多时间的消化,市场又达到了新的平衡,说明我国对BOPP包装产品的需求增长也很快,有很强的市场承受能力,这种能力必将延续多年。因此,新一轮的扩能如果能得到国家宏观上的适当控制,可以保持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2.外贸的强劲增长,会持续带动BOPP包装产品的需求增长。一方面是BOPP的直接出口,近年来我国很快从BOPP的进口国迈向了BOPP的出口国,目前如江苏中达、佛山、宏铭、浙江大东南、江苏恒创、合肥金菱里克等企业的年出口量均在万吨以上。另一方面,由于消费品出口的强劲增长会带动BOPP软包装材料的间接出口,这种增长势头不会停止。
3.国内石化工业的发展,对BOPP专用料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石化企业也是大发展的时期,从2005年到2010年将是PP产能增加的一个高峰期。仅广州石化就有80万吨的PP项目陆续投产(其它企业产能增加情况如表4),而如此大量的PP原料投放市场,必然会导致BOPP的原料的供求关系将因此而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民营石化企业的介入必然会动摇原来三大石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国家对石油及其产品经营权的放开,将给BOPP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实惠。
4.在我国包装工业仍然是朝阳行业,包装用BOPP产品是包装工业的主流产品,其发展仍具有强大的后劲。未来10年—15年中国包装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从2006年到2010年,包装工业的总产值预计达到5000亿元,保持平均年递增12%以上;从2011年到2015年,包装工业总产值可达到6800亿元,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这几年的发展证明这个发展速度是保守的,实际增长速度将达到15%以上,而BOPP的增加更高,远远高于GDP的增速。
5.新一轮BOPP的发展已经启动,新的装备与技术提升,必将再次带动行业的快速发展。从最近所签订的引进生产线的情况来看,已定的12条生产线均为8米以上,线速度为500m/min高速生产线,必然对行业装备与技术的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更有利于行业内产品质量的提高与新产品的开发。
6.BOPP新的应用领域的拓展与行业分工的逐步形成,为产品做专、企业做强创造了契机。随着市场的发展,行业内部分企业纷纷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在BOPP烟膜、珠光膜、热封膜、消光膜、合成纸等领域找到了市场,并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线,为企业避免恶性竞争闯出了新路,也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2007年BOPP市场仍是一个具备活力而迅速发展的行业,但这一行业又是一个发展不完整、不完善的行业,在发展中面临许多不利因素:
1.石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原材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进口原辅材料,一直在1300多美元以上,给从事来料加工的出口企业带来压力。
2.布局不合理且独立而分散的自产自销经营方式,使每个企业都面对全国的客户,企业最经济的销售半径无法有效的保证,使运输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3.行业内各企业研发投入少,产品结构不合理,后续的发展是以简单扩量为主的发展,行业的发展还是停留在以量的增加上而没有质的提高。
4.市场尽管有所复苏与好转,但仍然很脆弱。经营中的非理性依然存在,依靠相互杀价为主要手段的恶性竞争一触即发。
5.国家退税政策的调整,使从事来料加工为主的出口企业压力加大。
6.由食品、药品及其它消费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国际纠纷与不信任,必然影响制成品的出口,BOPP间接出口在一定时期内会受到影响。
7.由技术壁垒为手段的贸易保护及国内食品行业推行的QS等认证,对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新一轮重复建设已经启动,更加激烈的竞争即将来到。
面对当前形势行业内各企业的对策
1.加强行业间各企业间的合作,专业分工,加快行业整合。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竞争可以促进行业内企业的合理分工与联合、推动行业内企业重组,将一些小规模、高能耗、低效益的企业淘汰出局,提高行业内企业的规模与实力,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与技术水平。
2.组建好行业协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制定、修改与完善各项技术规范与标准;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争取行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言,制定行业准入门槛、限制重复建设,防止出现新一轮一哄而上的失控局面。
3.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几年来,我国的BOPP材料生产企业在高利率的推动下,只注重了量的增加,而忽视了质的提高与结构的调整。
4.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人才培养,推进新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由于BOPP材料在机械、光学、电气性能、性价比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这一特性决定着BOPP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不断得以拓宽。如何适应和满足新领域、新市场的需求,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大力开发功能性产品。
5.努力打造品牌,增强出口能力。近年来我国的BOPP产品出口迅速增长,随着国内竞争加剧,国外市场的开发与拓展,将会是各企业重点工作,企业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提升与自身的品牌的建设,大力拓展海外市场,避免恶性的国内竞争。
6.倡导理性经营,避免恶性竞争。理性经营首先是各企业在市场低迷时应理性对待,理性定价,保证产品正常的毛利水平,避免杀价恶性竞争;其次是倡导现款交易,控制赊销与承兑比例,避免资金风险,降低财务成本。
7.加强与上下游的沟通,密切与上下游的关系。一方面,新的引进设备最高机械速度达到了500m/min,运行线速要达到450m/min以上,这对原材料的要求更高,如果上游高速原材料的开发跟不上,本行业生产线速度再高也是徒劳。因此,加强与上游石化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协助开发高速原料是我们行业应该做的重要工作。另一方面,上游石化行业实现市场和价格垄断,原料价格波动不定,而下游用户需求稳定性不好,给行业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为行业发展拓展空间,从而达到上下游行业间的真正联合互动。
8.行业内企业要积极参与,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未来几年,仍然是我国BOPP包装产品的大发展时期,行业内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BOPP软包装基材料这一朝阳行业的良好发展趋势,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协助做好行业标准的制定、包装研究中的建设等,提升行业的凝聚力,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